关于我市委员工作室建设亟需统一规范的建议
日期:2021-07-15  发布人:凤县政协 

近年来,基层政协委员工作室作为探索基层政协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形式,建立委员工作室的目的是为了让政协委员更好的履职、倾听民意、反映民情、为民呼声,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基层政府,促使社会治理有序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定位不准、标准不一、效果一般等问题,亟需规范。

为此,建议:

一是解决“怎么建”的问题。建议要围绕“区域委员工作室+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个人工作室”组织构架,根据政协界别活动开展情况,将行业、专业相近的委员归类编成一个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也可注重发挥专家型委员的参政议政主导作用,单独组建个人委员工作室;也可将部分在当地具备较高社会知名度和群众威信的企业委员或群众委员根据地域分布适当归入一个工作室中,建立区域委员工作室,做到各种委员工作协同发力。

二是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在各镇、一些较大的村(社区)建立区域委员工作室,建议由各镇组织统战委员或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作室联络员,具体负责组织、管理进驻政协委员及社情民意信息员开展工作。界别和个人委员工作室建议由所在单位和个人负责,县级政协领导班子和机关各工委(室)负责人具体联络和指导,从县(区)政协派驻工作指导员,推动委员工作室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议以市为单位,规范制定委员工作室运作制度,明确委员工作室申报建立的流程、基层政协机构的业务指导机构、委员工作室的日常活动内容等工作。同时明确政协委员工作室工作职责,通过组织“大视察+微调研”或者“大活动+小协商”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定期向县级政协报送社情民意,向所在镇负责人反馈工作。

四是解决“管长远”的问题要建立支持落实委员工作室日常运行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争取获得财政、乡镇(社区)工作支持,获得社会各界协助配合,推动委员工作室正常进行,确保做到场所到位、设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上一篇: 优化完善太凤高速互通立交出口标志... 下一篇: 没有了